地藏经唱诵网
标题

韦庄《古离别》赏析:更把玉鞭云外指, 断肠春色在江南

来源:地藏经唱诵网作者:时间:2023-03-24 06:15:30
韦庄《古离别》赏析:更把玉鞭云外指, 断肠春色在江南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, 不那离情酒半酣。 更把玉鞭云外指, 断肠
韦庄《古离别》赏析:更把玉鞭云外指, 断肠春色在江南 古离别

韦庄

晴烟漠漠柳毵毵, 不那离情酒半酣。

更把玉鞭云外指, 断肠春色在江南。

【作者简介】

韦庄(836年─910年),字端己,杜陵(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)人,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,唐朝花间派词人,词风清丽,有《浣花词》流传。曾任前蜀宰相,谥文靖。

【注释】

(1)毵毵(sān):柳叶枝条下垂貌。

(2)不那:同“不奈”,即无奈。

赏析:

写文艺作品的人,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:同样是一庭花月;在欢乐的时候,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;而当悲愁之际,它们又好象替人垂泪了。韦庄这首《古离别》,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,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,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。

晴烟漠漠,杨柳毵毵,日丽风和,一派美景。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,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,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,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。第二句转入“不那离情酒半酣”,

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,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,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。“酒半酣”三字也下得好,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,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,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。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,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,如果喝得太多,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;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,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。“酒半酣”之于“不那”,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。

三、四两句再进一层。此地明媚春光,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,那么此去江南,江南春色更浓,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。所以临别时,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,饶有深意地说出“断肠春色在江南”的话。

常建《送宇文六》诗说:“花映垂杨汉水清,微风林里一枝轻。即今江北还如此,愁杀江南离别情。”李嘉佑《夜宴南陵留别》诗也说:“雪满庭前月色闲,主人留客未能还。预愁明日相思处,匹马千山与万山。”结尾都是深一层的写法。前代文艺评论家称之为“厚”,也就是有深度。“厚”,就能够更加饱满地完成诗的主题。

这首诗色调鲜明,音节谐美,浅而不露,淡而有韵,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。淡淡的晴烟,青青的杨柳,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,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。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,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。读着它,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,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。(刘逸生)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1993年5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5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5月30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5月30日...

1993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5月1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5月15日...

1993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5月28日...

1993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5月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5月2日出...

1993年5月2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5月2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5月21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5月21日...

最新文章
依止善知识生命得改变 依止善知识生命得改变

依止善知识生命得改变加入三级修学一年多来,虽然...

俗语:“久住令人贱,频来 俗语:“久住令人贱,频来

俗语:“久住令人贱,频来亲也疏”,​古人的处...

依正不二(一) ——《净土 依正不二(一) ——《净土

依正不二(一) ——《净土宗教程》讲记十八净土文...

俗语说“家有三宝,白头偕 俗语说“家有三宝,白头偕

俗语说“家有三宝,白头偕老”,有道理吗?古人的...

侵损寺庙里面常住的饮食和 侵损寺庙里面常住的饮食和

侵损寺庙里面常住的饮食和财物怎么办?若诸众生,...

依法谈妙 依法谈妙

鸠摩罗什译法华经为《妙法莲华经》,“妙法”指此...

依六度到彼岸 依六度到彼岸

依六度到彼岸明确“方便与慧,成佛缺一不可”这一...

侨乡四会致力打造六祖文化 侨乡四会致力打造六祖文化

侨乡四会致力打造六祖文化品牌 中新社肇庆九月十二...

依止上师:打坐必须上师指 依止上师:打坐必须上师指

依止上师:打坐必须上师指导!对于学佛的人来说,...

依靠善知识将法教融于生活 依靠善知识将法教融于生活

依靠善知识将法教融于生活依靠善知识将法教融于生...

地藏经原文全文手机版 网站地图